联系我们

k8凯发版官网当前位置: > k8凯发版官网 >

秦腔《双锦衣》重排首演 引欧美主流媒体关注

时间:2024-06-08 12:34 作者:admin 点击:

  秦腔舞台上将生旦净末丑所有行当同台荟萃,这在近年来的剧目中极为罕见,而95年前的名剧《双锦衣》,则包罗万象、将所有行当囊括在一剧之中,使得戏迷易在一剧中窥得秦腔之魅力。昨晚,穿越近一个世纪时光的《双锦衣》在易俗大剧院登台亮相,依旧熠熠生辉、引人入胜。除了西安戏迷观众之外,就连英国BBC、美国CNN、意大利罗马电视台等欧美主流媒体也被易俗大剧院所吸引,用镜头关注起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。

  秦腔舞台上将生旦净末丑所有行当同台荟萃,这在近年来的剧目中极为罕见,而95年前的名剧《双锦衣》,则包罗万象、将所有行当囊括在一剧之中,使得戏迷易在一剧中窥得秦腔之魅力。昨晚,穿越近一个世纪时光的《双锦衣》在易俗大剧院登台亮相,依旧熠熠生辉、引人入胜。除了西安戏迷观众之外,就连英国BBC、美国CNN、意大利罗马电视台等欧美主流媒体也被易俗大剧院所吸引,用镜头关注起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。

  《双锦衣》出自绍兴剧作家吕南仲笔下,他将南方文人的细腻与北方秦腔的激越融为一体,这使得《双锦衣》1920年在西安首演便轰动一时,其张扬的文学色彩、与启迪民智的风格,也深得作家鲁迅称赞。当年的《双锦衣》足有7小时,分前后两本。近一个世纪之后,昨晚重新登台的《双锦衣》压缩、精简至5个小时,同样分前后两本。如同连续剧那般,戏迷们需要两个晚上的时间,才能完整地观赏到戏台上双生双旦的故事。

  灯光一起,大幕拉开,人生百态粉墨登场,一段南宋时期的往事浮现于古老戏台上。《双锦衣》剧情脱胎于《宋史纪事本末》,讲述了南宋时洛阳乡臣姜景范长女姜雪春与王善、次女姜琴秋与学生吴给之间由于爱情纠葛,所牵扯出的一系列复杂桥段。情感纠葛的同时,姜景范辅佐南宋康王,金兵侵略这样的历史大事件也贯穿全剧,个人情感纠葛置身于大国的安危之中,传递出“国安家亦安”的理念。昨晚,现场座无虚席,尽管近一个世纪过去了,但观众戏迷对经典老剧目严谨讲究的戏词、剧情的节奏感仍然赞不绝口。

  这两日,英国BBC广播电台、美国CNN电视台、罗马电视台也第一次走进百年易俗社,在老戏台的雕梁画栋间,体味着最纯粹的秦声秦韵,感受中国戏曲文化的古典与隽永。排练间歇,罗马电视台的记者盖特还跟着易俗社社长惠敏莉学起了花旦的身段,尽管时间很短,但也学得有模有样。

  这次《双锦衣》亮相,距上一次公演已有23年光阴。剧本遗失,当年的角儿们早已满头华发。王芷华、张咏华、孙莉群、郭葆华、任慧中等十余位老艺术家合计年龄超过了800岁,正是他们从1992年演出的录音带中,再对照着过去玻璃字幕的台词,一点点将剧本找了回来。

  老艺术家张咏华曾在这部剧中担任主演,这次,年过7旬的她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身段、手势、眼神一一传授给后辈,整日早出晚归,一天也不曾停歇,她告诉记者,“我们的愿望,就是把易俗社那些最经典老剧目一字一句地保留下来,留给后人。”

  尽管昨晚戏长三个小时,但能容纳千人的易俗大剧院内座无虚席,中途无一戏迷离场。除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此追忆旧时光之外,记者也在观众席中发现不少年轻戏迷。摇滚歌手王建房常听秦腔,最爱在自己的音乐里借鉴秦腔元素。这是他第一次听《双锦衣》,他觉得台上的唱念做打,都保持着易俗社百年来的老味道,他告诉记者,有时听戏确实需要那些百年不变的怀旧情怀。

  再看《双锦衣》,勾起了78岁戏迷许老先生少年时代的回忆。他记得易俗社门前那一排排红灯笼,持灯者都是来接掌柜的票号钱庄伙计们。他感慨,这些都是国粹,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,应当被这样珍重,被下一代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。 记者 职茵

在线客服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在线客服